![]() |
|
![]() |
當前位置:首頁 - 海洋能 小水電 天然氣水合物 |
雄安新區地熱資源豐富文章來源:能源評論 | 發布日期:2018-06-26 | 作者: | 點擊次數:
從區內的清潔能源來看,地熱無疑是雄安的名片。從資源量來看,初步勘探可采地熱資源量為142億吉焦,地熱田面積320平方公里,地熱水儲量821.78億立方米。從開發應用層面,雄安新區的雄縣城區是我國第一個地熱供暖替代燃煤鍋爐的“無煙城”,并成功打造了技術可復制、經驗可推廣的“雄縣模式”。 專家表示,雄安新區地熱資源稟賦極好,屬世界罕見。廣泛分布的碳酸鹽地層中發育大型巖溶熱儲,規模大,地熱資源品質優,可以實施采灌平衡的大規模開發利用。 據介紹,自2009年起,中國石化以新星公司為主體在雄安新區開展地熱能開發利用業務,截至2017年年底,新星公司在雄安新區范圍內建成供熱能力700多萬平方米,占目前三縣城區總供暖面積的70%以上。其中,容城城區地熱供暖覆蓋率達80%,雄縣城區地熱供暖實現100%全覆蓋。 地熱雖好,但必須實現尾水的完全回灌。發展地熱能有一個必須要直面的問題就是如何處理尾水回灌問題。據了解,雄安新區范圍內還存在大量沒有配套的回灌設施,導致雄安新區地熱水位逐年下降。這需要雄安新區政府采取強制措施,關停沒有回灌設施的地熱井,保證地熱田采灌均衡。在這方面,中國石化走在了前列,基本實現了地熱尾水完全同層回灌,要求在地熱利用中一定要“抽多少,灌多少”,同時繼續加大地熱等清潔能源開發力度。 地熱能利用也將在多能互補的清潔供熱系統中發揮重要作用。在新星綠源地熱能開發公司調控指揮中心,工作人員告訴記者,該公司2014年起建立地熱開發動態監測平臺,對地熱開采進行動態監測,并根據監測結果及時調整開采策略。同時,合理配置天然氣供暖(鍋爐、吸收式熱泵)、電供暖設施(鍋爐、熱泵)作為調峰熱源,未來可以根據實際情況,引入生物質、太陽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,構建安全高效、綠色低碳的清潔供熱系統。 面對未來的機遇,中石化新星公司表示,配合中國地調局先做好資源勘察,科學開發地熱。在市場層面,中國石化已經將眼光投向了農村地區。目前,在雄縣區域11個自然村及雄州鎮4個城中村(涉及住戶約7500戶、供暖面積98萬平米)實施“地熱代煤”改造,其中4個城中村的“地熱代煤”工程正在建設中,11個自然村的“地熱代煤”工程已全部建成并供熱,效果良好,得到了省市縣各級政府及百姓的高度認可。2018年,中國石化計劃在雄安新區范圍內繼續新增11個自然村的地熱代煤改造項目,總供暖面積100多萬平方米。
|
地址: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五山能源路2號 聯系電話:020-37206200 郵箱:newenergy@ms.giec.ac.cn 經營許可證編號:粵B2-20050635 粵ICP備:11089167號-4 主辦: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 1998-2013 newenergy.org.cn/newenergy.com.cn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 中國新能源網 版權所有 |